close

原本今年在紅豆牛奶滿2歲時,爸爸媽媽就有去看過多家托兒所,評估讓紅豆牛奶入學的計劃,但一來實在學費太貴了(一次2人份),二來捨不得兩個小蘿蔔頭這麼小就去學校,但到了九月時,兩姐妹己滿了2歲半,每天在家無所事事,除了看電視,就是兩姐妹吵架,媽媽顧到快崩潰了,決定在忠義及何嘉仁私塾幼稚園中挑選一間讓紅豆牛奶入學,前者的學費及月費,每個月跟後者相差約1萬多元,但是在帶著2姐妹親自再走訪第二次時,兩姐妹的確識貨,自己就選了較貴的何嘉仁,當然該校的教師人數較充裕也是爸爸媽媽考量的因素之一,幼幼班是跟小班併班,但是加上紅豆牛奶後9個小朋友,學校會配置3位老師,包含一位全美語的外籍老師,希望小朋友可以在輕鬆的情況下學會英語,免得像爸爸媽媽英文那麼破.

決定之後,跟學校約定在10/3起,先送去試讀三天,第一天先讀半天,然後第二天起讀全天並跟娃娃車一起回家,試讀期間,紅豆牛奶都還算不錯,每天回家都說好好玩,不過第一天入學爸爸就感受到外語學校的差異,老師幾乎完全是用英文在跟小朋友對話,小朋友也都很自然的會用英文回答,回家後,看了學校的連絡簿,老師的留言,若是中文老師會留中文的留言,但若是外語老師的話,則是全都用英文留言,包含教材也大多是英文為主,看來爸爸媽媽剛好趁機加強英文了,也幫她們取好了英文名字,剛好都是中文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的諧音,紅豆叫Irene,牛奶叫Ivy,連續叫了2天後,總算她們都記起了自已的英文名字.
上學第一天出門前

到學校去接紅豆牛奶時老師剛好在幫牛奶換屁屁

在教室門口穿鞋子

在快樂的試讀三天後,爸爸媽媽決定正式送紅豆牛奶去讀何嘉仁,這時兩姐妹才驚覺不是光去玩玩的;爸爸媽媽開始每天早上就想盡辦法哄她們去上學,為了怕一開始就叫她們搭娃娃車上學不能適應,每天上學都是爸爸媽媽送去,然後媽媽送進教室後再離開,但每天都會哭著不肯進去,每天回家下娃娃車就說真的很好玩,但沒多久就開始黏著媽媽不放,尤其是紅豆特別嚴重,上網查的結果,叫做"分離焦慮症",就是小受友初時離開爸媽,特別容易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,後來還特別去買了一本叫「魔法親親」,爸爸找遍了各大書局都沒有現貨,只好上網訂購,等了2天才收到,立刻拆開詳讀,原來是籍著一集小浣熊去上學產生的問題,浣熊媽媽用魔法親親來減輕小浣熊的不安感,回家後,爸爸當天就跟紅豆牛奶說了這個故事,兩個人似懂非懂,看來似乎效果沒那麼好,爸爸媽媽只好再想新的策略,隔天起床後,紅豆黏得更緊,完全不願意去學校,但牛奶還蠻想去的,所以爸爸決定當天早上只帶牛奶去,紅豆則由媽媽再強化她的心理建設,果然不到十點,紅豆因為看不到牛奶,而一直頻頻問媽媽,牛奶去那裡了,媽媽說牛奶去學校啦,你要不要幫媽媽去學校照顧她,幫媽媽帶她回家,紅豆想了一下,說她要去學校找牛奶,果然在心甘情願的狀況下,也在姐姐身份的使命下,每天紅豆都說她要去學校照顧妹妹,而老師的連絡簿也反應出兩姐妹漸漸的適應了,不過畢竟是學校年紀最小的小孩,連發下來最小號的運動服穿起來都嫌太大.



而美式教學的一大特色,除了每個月的校外教學外,特別重視西洋節日,10/29萬聖節,學校很早就通知當天早上要化裝Party及帶小朋友進行逛街要糖活動,正好大姨婆剛從美國回來,帶著表姑媽送的2套禮服,爸爸媽媽臨時去買了皇冠及權杖,讓紅豆牛奶打份成小公主,提著南瓜帶去學校參加活動,結果一到學校紅豆牛奶就被一堆化裝成白雪公主.天線寶寶.蝙蝠俠.仙女.小丑...等的老師同學給嚇壞了,怎麼樣都不肯參加活動,老師說很正常,通常第一年都只是敢看看,第二年才會比較適應,但後來跟著老師及其他小朋友一起到士東市場附近商家要糖糖時,紅豆牛奶倒是蠻開心的跟著走,因為可以將袋子裝滿糖果.








學校另外每個月還會辦個慶生會,順便辦個主題Party,11月的主題是圍巾風,爸爸好不容易上網買好了圍巾,結果突然這兩天台北熱到不行,媽媽只好臨時拿自
己的絲質圍巾給紅豆牛奶用,果然到了學校看到大部份的小朋友,因為天氣太熱,大部份都是類似的裝扮.


大姨婆新買回來的新衣服,還有很多因為較大還不能穿,真的超感謝姨婆的費心,每年回美國兩趟,每次回來都是好多件衣服送紅豆牛奶.




這是爸爸去年買的簡易型和服,到今年穿起來才剛好.



紅豆發明的新遊戲,把巧虎用腹圍包著,說是袋鼠,在床上跳來跳去,真的超級調皮的.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紅豆牛奶冰 的頭像
    紅豆牛奶冰

    紅豆牛奶冰室

    紅豆牛奶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